中国邮票特点是什么意思?
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邮票是使用荧光油墨的,在紫外线灯下的反应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 中国的大部分普通邮票都是使用荧光油墨印制而成的。所谓“荧光”,指用紫外线光源照射邮票时所发生的荧光现象。 我国早期的纪特邮票和部分文革邮票都使用了荧光油墨,但是1974年后发行的“文教”“工农兵”等特别发行系列的邮票却取消了荧光设计。而1980年后发行的J.82《长城》特种邮票和T.16《牡丹》普通邮票则重新使用起荧光油墨来。近年来发行的特种邮票《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以及普通邮票《荷花》都使用了荧光油墨。
不过,目前中国大陆尚未出台官方文件和规定说明必须使用或禁止使用荧光油墨。所以,在理论上来说,我国以后还是有可能会完全停止使用荧光油墨的。有学者建议,对于我国现代邮票的研究,应该从传统印刷技术为主转向数码印刷技术为主。 除了普通邮票外,我国的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也都有采用过荧光油墨,只是使用的范围不如普票广泛。
当然,如果从更宽泛的范围来说,我国使用的荧光油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C.35型荧光纸,另一类是YU-2型荧光油墨。 C.35型荧光纸是在普通纸中掺入荧光物质后制成的,可用于普通信件和明信片的投递。其特点是在紫光灯下呈亮紫色。这种荧光纸是目前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标准化邮政专用纸质,我国最早在1964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的2角纸币背面就印有这种荧光纸的标志。
YU-2型荧光油墨是一种可印可复写的荧光油墨,能一次或分次地印出原稿的影纹和符号,用于各种邮政凭证上的书写和编号。它的特点是耐折、耐酸碱、耐腐蚀,而且能够多次重复书写使用;在紫外线灯光下,字迹和图案会发出耀眼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