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乌木有价值吗?
乌木,即黑木头,是树木死亡后,由于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炭化木,它的颜色从深褐、淡褐直到黑色不等。世界上有300多种树木可以形成乌木,最常见的是热带雨林中的树。 当树木死亡时,它们开始分解并逐渐消失于土壤中。然而,有些微生物和昆虫会利用这些残枝落叶作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由此产生的复杂细菌群在枯死树木的细胞中滋生。 随着进一步腐烂,植物组织变得柔软,被水溶解,为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营养物质。与此同时,细菌通过发酵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这有助于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这样层层渗透,愈积愈厚,最后变成坚硬如石,耐火烧耐潮浸。这就是所谓的“炭化”过程。
其实严格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黑木头都算是乌木(Ethiopian Oak,学名Dysoxylum oxylobum),只有那些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地表微生物几乎不存在的地方,才可能形成乌木。因为只要地表生物存在,它们就会啃食掉所有新长的木头,使得新长的木头不能充分炭化,无法成为乌木。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黑木头都能称为乌木——虽然我们往往习惯这样称呼它。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乌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热带地区的金丝楠木(Phyllanthus amarus),另一种就是非洲乌木(Cedrela fissilis)。二者都属于乔木,高达25米;叶互生,扇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边缘全缘或有疏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瓣黄色,花期6-7月。蒴果近球形,种子大,长约1厘米,宽约8毫米。
这两种乌木在外形上十分相似,不易分辨。而且无论哪一种,都是材质非常好的一种木材,切面光滑,纹理细腻,有光泽,耐腐蚀性强,易于加工。 用这种木材制作的家具,具有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