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报纸收藏价值大?
对于报纸的收藏,个人建议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1、是否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纪实报道;2、是否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3、该报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出版。 如果一张报纸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么这张报纸的“价值”就已经很高了。
以我所在的地区为例——江苏南通,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曾经出过两大报——“南通师范校刊”与“光华日报”。其中,“南通师范校刊”由该校学生自办发行,发行时间从1914年到1922年(共9期),主要刊登学校师生发表的文学作品及对校内事务的看法文章,由于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报纸内容比较健康,因而保存下来的相当完整;而“光华日报”创刊于南通光复之日—1945年10月25日,由著名报人张友渔担任社长并主持笔政,抗战胜利后在当地颇有影响,但由于时局动荡,该报停刊时间较早,到1947年末就休刊了。
后来我又发现了两张具有特殊价值的“旧报纸”——1976年的《光明日报》和1980年的《人民日报》。为什么这两张纸能“升值”那么多呢?原因是这两个年代距离现在时间不太久,很多记载性文章还保留在报纸上,如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就在《光明日报》上占去了半个版面;另外,这两份报纸上还分别刊载了我国首次发射地球卫星和首次发射载人飞船的消息,这些也都增加了报纸的价值。
当然,要找到一张具备以上所有条件的“完美报纸”是很困难的。我们在收集报纸的时候,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把目标放在那些具有较长持续出版历史的报纸上。一般来说,能够存活下来的报纸都是本地影响力较大的,只要你所在的城市有能力举办奥运会或是世博会这样级别的活动,你的城市就一定有一张具有悠久历史的报纸,而且很可能不止一张……例如我在上海就找到了两份创刊于同治年间的报纸——《申报》与《点石斋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