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宝背河价值多少?

危贤明危贤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康熙通宝”背面有“河”字,按清代铸钱规则,“河”指河工用钱,此钱只限于黄河河道工程使用而流通不到社会上去。因为其作用仅局限于河工的支出项目之内,数量自然不是很大,因此至今收藏界所看到过的这枚钱币的面貌也不是很多,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康熙通宝”背“河”版式大概有十余种之多。 据资料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五次南巡。第一次南巡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春,当时河南发生了水患。第二次南巡于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正月,这次是为了视察黄河水利。第三次南巡于1703年(康熙四十一年),目的是视察运河与黄河北岸工地。第四次南巡于1712(康熙五十一年),原因同上。第五次南巡于1714年(康熙五十二年)冬,这次是康熙皇帝最后一次南下。以上五次南巡中,后两次有记载说到御赐银两给河工,因此有可能发行了专门的货币。但前三次南巡未有记录表明专门发行了货币,但是此次南巡的时间正位于雍正帝登基之前两年多时间,为了新主面子上的光彩,朝廷特意为此次南巡专门铸造了一种“康熙通宝”钱,这种钱的正面铸有“康熙通宝”四字,背面则分别有“江”“浙”“福”“晋”“陕”“甘”等汉字记地名称,这种记地名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乾隆年间,是清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