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白瓷价值多少?
2014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隋朝的邢窑细口瓶以368万港币成交;同年11月,在北京保利秋拍上,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邢窑龙首洗以70.9万人民币成交。 这些数据说明,作为“南青北白”之一,早在隋唐时期,邢窑就已受到中外收藏家青睐。
近年来在拍卖场上频获佳绩的邢窑瓷器,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它和定窑、汝窑、官窑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邢窑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境内,因唐代诗人王维《田园乐》中“复值接舆醉,狂歌五侯宅”诗句中的“五侯”指的就是东汉末年司隶校尉张陵的五子张虎,而张虎被封地在河北邢台地区,因此后人称他的封地“五侯城”,该地区即汉代巨鹿国所在地。
现代考古发现也证明,在邢台市郊的洪济桥附近确有汉代古城址,当地人称“五侯城”或“汉城”。
根据出土文物鉴定,这座城址的时代大约为西汉早期。除了“五侯城”,在邢台还有另一处重要的古城遗址——赵家庄遗址。这里发现的陶器与巩县窑、铜川窑等有密切的关系,所生产的瓷器造型厚重、装饰简单,具有北方风格。 这种独具特色的北方瓷盘在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颇为流行,北京房山云居寺及河北磁县南孟村都有发现。这件盘高4.7厘米,最宽处达43厘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一件汉代北方瓷盘。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垒河以北地区战乱频繁,制瓷业也有所衰退。但在这一时期的墓葬里,仍可以发现来自外国或内地南方的陶瓷制品。 山西大同的曹家坡北魏墓就出土过一对南方制造的青釉瓷塑俑,而位于东北的赤峰西汉公主府墓更是被盗掘,有随葬品达数百件之多,其中就有南方产的玉璧、刻纹砖等。在河北正定、宣化等地也都发现有南朝文物。
这些文物的出土,证明了在这一时期南北经济和文化虽然尚不统一步调,但已经有所流通。
到唐朝中期,由于安史之乱,中原一带又陷入战乱之中,制瓷业受影响较大,质量也比不上前代。河北邢台地区的窑场所产瓷器,虽然仍有外销,但整体水平已经开始落后于同时期的湖南长沙窑。
到五代十国时,因战乱导致北方生产力的萎缩,原本有着雄厚基础的邢窑制瓷业也逐渐衰落,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