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分有收藏价值吗?
我有一枚1943年的,正面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头像,背面是大美国银行的标志和1美分的价值标,还有一枚1967年发行的25美分,上面是林肯的肖像,下面是美国国库金库,都是新一点的,不知道有没有收藏的价值呢?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出售它们呢? ----来自百度知道
答主先放一张自己找来的图片镇楼(网上找的,不知是否正确) 这种1美分的硬币在英文里称为penny,因此这个缩写为“p”的字样就非常有意思了——这似乎是在暗示着这枚硬币的价值——“一分钱”也就是1个“p”啊!而另外一枚25美分硬币上的缩写为“25¢”,暗示了该币的价值。美国人在设计货币的时候也注意到了符号学(semiotics)的问题,试图让货币的文字表达能够让人一眼就知道它的面值。 在知乎上曾看到有人建议拿这样的硬币去换钞票,因为银行一般只认面额不认质。但是这样真的合适吗?如果我的硬币是真的且没被处理过的话,那它的价值至少应该等于它的面额吧。
当然,题主可能并不是真心想知道这些硬币的“物理存在意义”(physical existence)(毕竟没有人真正在乎一个铜镍合金圆片的实际价值,哪怕它只是美国国徽或者是杰斐逊总统的头像又或是自由女神像。若真正在乎的是这点价值,那还不如直接用现金交易算了),而是想要了解这些硬币的“符号—文化”意义。我想说的是,除了作为货币的基本职能外,硬币还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这些信息或许并不重要——比如这枚1美分硬币上并没有标明它的铸造日期,但我还是可以通过谷歌搜到它大概的铸造时间(感谢@王守崑 的提醒 ),再通过其它途径得知当时的历史事件或经济状况等信息;而我那枚25美分硬币上的林肯雕像似乎总是在微笑,似乎在告诉人们无论发生什么,美国总是充满希望的一代。
也许,每个国家发行的钱币上都镌刻着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总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