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硬币有收藏价值吗?
先放几张图吸引一下眼球 这些硬币都是我从1978年到2000年间,在河北易县(燕下都)考古发掘中获得的,总共53枚,都是当时出土的实物,我分别给了他们对应的年代和编号。这53枚硬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钱粮并本”的币铸制度,即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但是铸币原料青铜的来源主要是粮食。这种秦半两钱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二百年之久;第二类是汉朝推出的“五铢钱”,这种币制一直延续到唐代中期。 这53枚硬币中,有41枚属于秦半两钱,8枚属于汉代“五铢钱”,还有4枚属于战国时期的“三孔布币”。 这些硬币虽然都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都是“旧币”、“古币”。这是因为它们都不是新近铸造的,而是从战国、秦、汉以来,陆续产生的旧币。这些钱币中大部分材质很好,保存完好,但是也有一些因为风化、侵蚀等,造成品相不好。不过,这些“伤痕”恰恰是鉴别真假的重要线索。
上面这些照片看起来好像比较枯燥,但是这些“旧币”却很有观赏性,而且都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我手里的一枚“战国燕明刀币”,在2011年曾拍出过6.5万元的高价;另外一枚“汉代五铢钱”,也曾以1.36万元的价格被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