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的海黄有价值吗?
海黄,作为一个老品种,在近几年是越来越受欢迎了,尤其以“鬼脸”、“山水”、“牛毛纹”等特征命名的品种,价格可谓是水涨船高。 但是,市场上也有很多价格低廉的所谓“海黄”,这些“海黄”有的看起来和正宗的海黄没区别,但是,它真的是海黄吗? 为什么同样的木材,价格可以差那么多? 先来看一个案例,前不久有一位朋友问,手里有一堆这样的木块,请问老师这是什么木头?有什么价值啊?能值多少钱呢? 从图片上来看,这是非常明显的海南黄花梨,但是纹理非常粗犷、淡而多,不是海黄特征性的水波纹。这种纹理的海南黄花梨并不是假货,也不是次品,但它绝不是上等品,材质较差,属于中下等品质,市面上一般卖几百元一公斤。 这其实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怎样判断木材的好坏? 一个简单的判断原则:看纹理,越漂亮越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木材。从最普通的地板砖,到昂贵的家具木料,从实木门板到雕刻材料,从工具把柄到乐器,几乎都有木材的身影。 但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生存竞争,能够保留到现在用于制物的木材,都是优选的良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纹理美观。
可能您会问,判断一件木材好不好,是不是就看纹理呢? 其实也不尽然,判断一件木材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但纹理绝对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比如,很多木材纹理整齐清晰(如上图),自然美观,那这种木材就是上品; 而有些木材虽然纹理也明显,但是分布无规律且粗糙,那就是下品了。 所以,大家在购买木材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尽量买纹理细密美观的木材。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有没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让我一看就能分辨出木材是好还是坏呢? 我想说,有!
除了上面提到的看纹理外,还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 看颜色! 大家都知道,刚砍下来的木材是不干的,是带有水分的,被称为“鲜材”。 大部分木材的鲜材状态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的木材颜色是比较深的,并且带有湿气或汁液,用手去摸会有沾手的感觉。 随着木材慢慢风干,含水率逐渐降低,最终变成了干材。 干材的颜色比鲜材浅得多,不湿手而且手指不易染色。如果木材干燥得当,最终呈现的颜色应该是棕黄色的。 如果风干的木材变成褐黑色,那就说明木材被氧化了,质量大打折扣。 所以,大家在购买木材时,要注意仔细观察,看看有无过度风干(俗称干裂)或者霉变的情况发生。 一般情况下,好的木材风干后不会变形,而且会呈现出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