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通宝有没有收藏价值?
当然有!而且此钱还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是北宋皇帝宋神宗赵顼命名的年号钱的首铸品,此后还出现过“元祐通宝”、“绍圣元宝”等年号钱。 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约25公里的后晋天福冢里发现了一座北宋墓。这座坟墓的棺盖上放有一块石板,石板上整齐排列着100个圆形银器。经考证,这些圆形的银器就是“庆历重宝”。
这100枚“庆历重宝”每枚直径8毫米,厚2.5-3毫米,重3.7克;背面有竖纹,另加1道斜线,将正面文字划破。这种形制的钱币,史学界称之为“庆历重宝”。 “庆历重宝”的面文为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其钱文字体端正工整,笔画圆润有力且疏朗匀称,布局协调,颇具美感。
据史料记载,当时因用“庆历”年号的时间很短,所以铸行“庆历重宝”的数量并不很多。该钱发行流通数量极少,留存至今的大多均为样钱或者宫内财物清单上的记录。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许多以往不怎么出名的钱币都身价大增,“庆历重宝”也不例外。 在一些著名的拍卖会上,一枚普通的“庆历重宝”往往都能拍出数十万元的惊人价格。如2009年春季,一枚“庆历重宝”背“月”字曲笔细缘钱在嘉德拍卖会上被一名海外收藏家以61.0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同年秋拍中,另一枚“庆历重宝”背“土贡铜钱”方孔圆钱被某收藏家以45.76万元的价格竞得。两枚普通“庆历重宝”的拍价接近百万,的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除了品相好的花钱外,一些版式特别的“庆历重宝”也会受到收藏者青睐。如“庆历重宝”背“上”字的较少见,此前没有正式发行流通的记载,故被认为是皇家祭祀用的容器;又如“庆历重宝”背“正”字或“正元”,则被认为与“靖康”年号相近,应为金兵入侵前后所铸。这些版式独特的“庆历重宝”,一旦出现在拍卖场上,往往也能拍出很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