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七年钱币有值钱吗?
1947年,是民国二十六年。那一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所以这一年发行的纸币上,有“国立中央银行”的字样,表示它是国币;背面有“五岳独尊”或者“泰山北斗”字样,代表它是在泰山之巅或者北斗星旁铸造的,也就是央行内部所说的“双标法”。这种印钞的方法,在民国时期很普遍。
不过你这张钞票,应该不是原光全新品,而且年代久远,保存不易,票面有少许褶皱,所以价格不会太高,50元上下吧。 另外说一句,这个年份的205和286面值,由于发行量大,现在基本上看不到,所以价值很高,你的这张应该是205,全品值300元以上。 还有,民国时期的纸币,分为“法币”“关金券”“金圆券”“银元券”等,不能按我们的人民币来换算!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宣布“法币”“关金券”失效,开始发行“金圆券”,以1比3000的比例兑换民币(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月收入大概几十块钱)。后来因为贬值太快,又发货币“银元券”,一元钱银元券可以换200万元金圆券,但是只发了几个面额,最大只有十元的。所以如果你手里有以前的汇票之类的,比如去美国留学的,他可以换相当数量的银元券,然后就可以换成金圆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