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光绪元寳值多少人民币?
“光绪元宝”背面的龙纹是有区别的,分“宣统年造”和“光绪年造”两种,前者龙纹比较粗犷张扬,后者则较为精细,同时,两者的龙纹都是有尾的,这是判断真假的一个关键点; 另外,从工艺上也可以区分真假。真币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且要求极高,而假币往往会因偷工减料难以做到完全一样。拿一枚真的“光绪元宝”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的表面是呈均匀分布的自然腐蚀痕迹(如上图),而假币的表面往往非常光滑,甚至会有镜面感,这显然与真币的制造工艺自然风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真币在加工铸币的时候,由于技术设备有限,不可能控制得那么精确,因此每个钱币的边缘都不可能非常规整,会存在一些瑕疵,例如卷边、毛刺等。不过,这些瑕疵并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和价值,而一些造假者往往也忽略这些地方,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 最后,也可以通过鉴定其材质来辨别真假。众所周知,清朝后期民穷财尽,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为了筹措资金,清政府不得不将许多价值不高的资产变卖换取现金。然而很多奸商却“以次充好”,用劣质金属冒充珠宝玉石向清廷行贿,从而从中获利。《清稗类钞》中就有这样一条记载,“钱商买银至京师,以次货伪充真银,谓之‘搭头’,盖暗以其物之多少,估定所赠之多少也。”“搭头”即用假冒伪劣产品充当正品卖给朝廷,这种行径显然对清王朝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清廷明令禁止这种做法,严厉打击贪污腐化行为,但收效甚微,到咸丰年间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在此大背景下,大量的黄铜制品流通于市面之上也就毫不奇怪了。如果一枚古钱币的材质为黄铜,而且表面有铸造痕迹,也就是压印着清晰的钱纹,那么就基本上可以判定其为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