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八年发生了什么?

楼哲彤楼哲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那可是大事儿啊! 那年四月,在德国莱茵河畔德军最高统帅部,阿道夫·希特勒和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为了北非的指挥权大打出手,最后以隆美尔失败告终(这就是“雷马口”事件); 在美国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冲绳岛登陆,与美国陆海空三军的精锐展开争夺战,此战之后日军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在东方,日本法西斯为了迫使汪精卫组建伪满政府,将逮捕的汪精卫家属囚禁起来并不断毒打; 而就在这年二月,重庆防空部队在新山垭口击落一架在日本本土起飞,企图袭扰我抗战根据地的零式战斗机,这名驾驶员就是后来成为“二战”知名人物的铃木孝雄大佐…… 这年三月,在缅甸仰光以北的高彬公路旁,中国远征军与入侵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松山战役由此拉开序幕。

这场战争被日本人称之为“龙陵会战”、“德宏会战”或“腾冲攻防战”,在中国则是著名的“松山大战”。 当时日军为了打通缅甸至中国的运输线,派遣第十一军从越南出发,侵入云南边境,而中国驻印军则由缅向北进发,准备歼灭盘踞在松山的日军。 中印缅战区总司令蒙巴顿亲自为中路部队督战,而第14集团军司令刘峙则派出了他最得意的两个王牌军——孙立人的新一军和李弥的第八军对日寇展开进攻。 新一军在孙立人指挥下连克南坎、畹町等地,于1944年12月25日占领松山主峰,全歼守敌近万人。 可当李弥的八军拿下松山西北的龙陵时,孙立人的新一军却遭遇惨重损失,整整一个师伤亡过半。 原驻印军的日军第二师团随后赶到,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对龙陵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中国军队凭借有利地形顽强抗击,令日寇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为挽回败局,日军动用了全部的航空兵力和大部分的重炮兵,向龙陵阵地倾泻了数万枚炮弹,把整个战场都遮盖在一片烟火之中……

尽管中国军队伤亡也很大,但随着援军的到达,局势逐渐对中国军队有利。 最后,日军被迫撤到松山附近,准备依托有利地形继续顽抗。 然而此时日军已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能依靠小股部队不断骚扰,试图拖延中国军队的攻势。 直到当年十二月,松山及其附近地区的日军才被全部肃清。

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中国战场的日军最后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据点终于被清除。 这一仗,中国军队毙伤日军3.3万多人,俘虏108人,极大地改变了亚洲太平洋战争的格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