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外语学校么?

司徒娜霞司徒娜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啊! 比如圣约翰,当年可是和协和齐名的大学,号称“东方的牛津”“东方的哈佛”。

当时上海有两个著名的教会大学,一个就是刚刚说的圣约翰,另外一个是震旦学院(后改为交通大学);这两个学校的英文基础教学可以说是相当扎实的。 那么圣约翰的外语教学到底怎么样?我们从一些老校友的回忆里可以管中窥豹: “我们读的是英文班,所用的课本、讲义都是英文写的,授课的全部是外国人。这些外国教员,有的来自欧美各国,有的是来自北非利比亚的阿拉伯人。他们讲起英语来,发音特别标准。每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课堂上的讨论也很热烈,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言。

我们除了学好英、美式的英语之外,还须补习德语与法语。因为我们是预备到欧洲及北美去深造的。到了第三年末尾,我们须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们必须修满四年的课程,因而又加了三年的正课,才算毕业。" 这是当时的毕业生回忆自己上学时候的情况。

那么还没有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呢? 1934年,圣约翰设立了“英文部”,专门招收高一高二没有学过英文的同学,从字母学起到常用词句和简单语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