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没有照相馆?

傅德骏傅德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正巧最近看了一些关于照相对应的历史文献,顺便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肯定的答案啦~而且不止一家! 先附上资料链接: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北京、天津和香港等地的“大中华”、“中华摄影社”和北京“丰泰照相馆”,还有私人创办的照相馆——沈阳的“盛京影相馆”(现改名“沈阳市照像三好街分社”)。

接下来说说这些照相馆“走红”的原因以及提供的服务吧! 其实从20世纪初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而这背后是城市产业格局和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产物。(具体可参考张五常教授的文章《中国经济的奇迹》)

这一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手工作坊逐渐被淘汰,新兴的工业企业迅猛发展,城市就业人口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思想解放,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并且受到西方民主和法治观念的影响,集体主义观念逐渐淡化,个人照片成为这个时期的热门商品。

而照相馆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兴起的行业,它们或是提供全套的服务(化妆、布置场景、冲洗照片),或者可以代客复制底片、洗印照片,甚至代办邮寄。 在那个年代,能够拍照对很多人来说已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当有人问起摄影师“你这里拍一张要多少钱呵?”时,丰泰照相馆的答记者问答记者问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你说的是照相的价钱呢,还是作画的价钱?” 所以呀,能留下一张照片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多么值得纪念啊!

当然,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那个年代没有照片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毕竟手机、数码相机乃至扫描仪的普及让影像记录变得轻而易举。 但实际上,正是因为照相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照相馆在20世纪40年代后开始没落,直至被彩色胶卷取代…… 直到今天,当我们走进理发店、医院或银行,随处可见挂着“禁止吸烟”“禁止拍照”标识的地方。

好了,现在你能想象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的人们生活吗?哈哈~我倒是蛮向往的,因为我是个很“俗”的人,手机里除了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照片外,最多的就是景色或美食的照片啦^o^ 最后分享一句很喜欢的话作为结语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