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碗里为什么是蓝釉?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康熙朝时,帝王和整个社会审美取向的影响。
在康熙时期,康熙皇帝亲自指定了霁红、霁蓝釉瓷器的生产,他非常喜欢颜色纯正的高温颜色釉瓷器,导致内务府向景德镇督陶时频频要求烧制“米汤色”,指的便是霁蓝釉。再加上当时社会的审美是推崇颜色纯正的高温颜色釉,各种仿古釉、创新釉层出不穷,霁蓝釉就是这其中的代表,于是霁蓝釉瓷器就大量烧制出现,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巅峰。而且清代的霁蓝釉相比永宣时期,蓝色更加纯正鲜艳、肥厚均匀。清代霁蓝釉碗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霁蓝釉碗清代康熙、乾隆朝均有制作,有高足碗及墩式碗。康熙朝高足碗口沿和圈足露胎处多施以白釉。康熙和乾隆朝墩式深腹碗外壁多绘金彩团寿纹等图案,风格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