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一元有几样?

云青青云青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钱币收藏中,我们经常会谈到一件事,就是一件古钱币的价值除了要看它的年代、颜色、纹路等外,还要看它是否有过什么重大事件流通过。如果是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今天我们所聊的这名藏品,它就是经历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被历史铭记的珍稀钱币。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我国正式进入君主立宪的共和时代。由于清末战乱不断,乱臣贼子挟帝篡位,临时政府北迁,其财政经济疲软,无力兑现黄金政策。于是中国纸币时代的来临,纸卢布和纸金元相继出现,而真正的白银,则成了皇家贵族和富商巨贾间的流通货币。

民国成立后,为了填补机制白银钱币的空缺,1912年10月,财政部审定《银币修正稿》,正式颁布新币制度,作为法定的流通银元。此钱币正面铸有汉文“中华民国”和满文“大清金币”字样,各饰以圈点,左右分列六角星花纹 ;背面铸有中外文银行名称及面值“壹圆”。

此为一件中华民国三年制金币,正面为袁世凯半身像,背铸嘉禾纹饰。此像铸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铸造量不少,流通较广。“袁大头”是群众对袁世凯像银币的俗称。这是继乾隆以后古代币制变革中较大的一次,它标志着清朝廷正式接受银币为国内的正宗货币。当时,社会上流通的钱币比较混乱,银元、铜元、元宝等货币都有,钱文书体差异甚大,规格也不一致。清末,湖北、湖南、浙江等省铸造的银元,重量稍有差异,甚至有一省的银元与另一省的银元重量不能通用。

为此,经过研究,清廷设立户部币制局,负责管理全国钱币铸造。这一中央行政机构对各省铸币权进行了严格的控制。1905年6月2日,清廷又颁布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决定废两改元,统一货币,不准私铸。1909年(光绪三十五年),清政府又奏定了《整顿财章另外,清政府还严禁民间应用新币,限期以省造之元宝、泉源当五十之铜元充限。同时,还下令封锁沪上各处钱铺收兑新币之户部章程。并严加驱逐。

但是,抵制无效,到1911年(宣统三年),湖北省造币厂厂长邓承勋,奉旨筹备币制总局。先后开制重库平七钱二分,中等七钱五分,新币一元三种。后两种未及发行,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就此亡国,此币也就成了绝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