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作品那么值钱?
这还要从古代画坛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南宗与北宗说起,所谓南宗北宗,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两个不同派别,这是清代画家龚贤在《课儿编》中最早提出的,他认为:
“画有南北宗,北宗者,以李思训为祖,南宗者,以王维为祖”。
李思训开创了北宗一派,他被称之为“北宗之祖”,北宗画作笔法工细严整,重在写实山水,画风壮美。而王维则是一代士大夫,他的笔法相对疏简,以文人情趣展现山水,更讲主观的表现。这种区别在后来被逐步深化,北宗因笔法严谨繁复被称为“水墨”。而南宗笔法疏简,则被称为“青绿”。北宗山水为迎合皇室、贵族审美需求,强调技法与逼真,而南宗水墨山水,则在文人笔下不断精进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王维、董其昌等文人及理论家,借由对南北二宗画家作品的比较,赋予了南宗“文人画”精神和“神逸”气韵,认为只有南宗画风才能彰显中华艺术的气节,对北宗则多有鄙夷。董其昌曾云:
“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氏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北宗则刚,南宗则柔也”。
董其昌还直接表明:
“余尝论画,以摩诘为文之正宗,营丘、北苑、河阳并其羽翼也,所谓一灯传诸古,不假文字耳”。
董其昌将南宗画作为“正宗”强调其“一灯传古,不假文字”的文人特质以及对皇家文化的排斥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