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属什么时候?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同时废除封建帝制,颁布施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领土,凡未签名于条约者,皆属之。中华民国分为二十二行省,以及东北、蒙古、西藏、台湾、海南等地。各省依其地位,各计军民人数及其财政大小,为特别行政区域,单独统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4月设立,5月改为中华民国共和国。1915年,复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6年又改称中华民国政府,都南京。
1928年6月,在蒋介石亲自指挥下,国民革命军开始对国内诸多军阀发动围剿战争。至1930年夏,基本结束后,中国境内基本统一。
1949年1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受降仪式在云南昆明举行,中国战场结束,台湾正式对外宣布光复。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4月26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华民国内战结束、由国民党政府统治变为人民政权统治。
1949年12月,国民政府决定迁至台湾,并宣布与内地脱离行政关系。不过,此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已被蒋介石集团控制,并已取代北洋政府成为中国的实际统治者。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国国民党史上所称的中国“政府”,对外始终不予承认。
1975年4月16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宣布,自1975年4月1日起,停止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像、誓词、国歌及国旗之用。1982年8月15日,蒋中正逝世,台湾正式宣布遗像、誓词、国歌及国旗停止举行纪念典礼。
现在台湾还有一些人自称是中华民国国民,但在祖国大陆,已经没有多少人提这个问题了。在祖国大陆普遍的称呼是台湾隔海同胞或台湾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