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二十四时制么?
近日,收藏爱好者沈先生在收拾家中旧物时,发现一张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津商业储蓄银行开出的一份存折。存折内载:“户名曾广荣,支号6517,地址天津张自忠路45号。金额500元,年息 六厘,存期一年,日期1935年5月20日”。沈先生发现,在这张存折的背面,有用铅笔书写的一首打油诗:“一年之计在于春,到处忙忙又一年,人曰今年胜往年,谁知胜年真糊涂,一年不如一年好,都是官虫钻得巧,想当年民国时候,物价平均又公平……”
从诗中内容可以判断,书写者对当时的时代产生了怨怼之情。那么,1935年时的50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元呢?天津博物馆研究员魏连振指出,以今日人民币对黄金的价格标准推算,500元现人民币的价值约为57万元。而如果以今日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3.25%折算,则500元现金相当于57万元的2.1%,为11.55万元。这位曾广荣先生究竟是有钱人,还是太会花钱呢?
沈先生的这张存折是天津商业储蓄银行开具给天津人的。该银行在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接办了中国人民银行,改行名称为“天津市银行”。天津市银行于1958年改组为天津市商业银行,1998年与中国工商银行合并。
魏连振说,在中国内地,涉及银圆买卖的正式契约,如租赁、买卖房屋等,在签订时就必须说明银圆的成色。而此次存折主人存入的500元银圆,上面没有打烙印,无法确定其成色,所以无法查清到底价值多少。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天津商业储蓄银行是依法登记立案的,所以该银行开具的存单至少在当时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因为1935年5月20日,国民政府颁布了《银圆法》,将银圆作为一种法偿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另据史料记载,从1935年到1945年,这10年内银圆贬值327倍,这意味着500元银圆在十年内只值15元。魏连振认为,这张存折能够流传至今,一是说明当时的人对现钞没有重视,二是说明如今的人都重视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