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块平安玉扣有价值吗?
我有一块清代的玉扣,没有底印,通体浅绿色,无杂色,圆而中正,上面有类似血丝的纹理,但不多见。从玉质、色泽、润度上看,应属较好的上等绿色玉扣,通体无色翡翠般的通透感,整个外形很像现在这个样的(图)。
请教专家,这一类玉扣有没价值?能值多少?另外再介绍一下玉扣的种类,价值高者如和?
专家答:
清代的玉扣,从品相整体上看,一般只有浅绿为多。另外,还有白色的,间或有带淡紫的。你这种颜色偏浓绿,而且带血丝纹的较为少见。从图片上看,此玉扣油润性不错,但由于无参照,无法判断其大小,无法判断其价钱。
玉扣有数种,除你这种外,还有玉簪、玉环和玉佩等。其中以玉佩为最常见。玉佩有体形各异、图纹不同、工艺有别的。如果图纹精致,工艺高雅,则大为可贵,有很高的升值前景。
清代玉器,由于流传至今时间较短,所以保存得较为良好,在工艺上也不逊于其他朝代的玉器,在收藏品市场中,地位也相当高,受到许多朋友的欢迎。但由于其工料的精细,所以损耗很大,为其他朝代所不及,这也是清代玉器价格昂贵的一个原因。
明代之前的古玉,多以写实为主,而在清代,玉匠们则热衷于抽象的艺术,在造型上追求曲线的圆熟、流畅,多采用简化的处理。在雕琢方面,也追求工精料美。清代玉器的做工普遍细腻,仿古之作,多以素面为主,少装饰、少雕琢、少夸张。特别是清代中期后,大多用的是镂空技巧,镂空之窍,无不通达,颇见功力。
清代玉器的颜色,较之前代,似乎过于均一。但仔细观察,也还是有深浅不同的。一般说来,深色之中,如墨玉、翠绿色者最为名贵。浅色则黄玉为最常见。但从玉质的细腻度来说,还是黄玉之中,较之他色更为细润些。
清代对于玉器的利用,似乎超过以前各个朝代。生活中,许多物件都可以用玉来制成,或者说,许多清朝人的用物,都可雕琢成玉的。从现有资料证明,当时,梳妆台、箱匣、剑鞘、带钩、马鞍、扇坠、帽正、屏轴,甚至佛教的法器、道家的法器,都可采用玉器来雕琢。这也表明了清代工匠们,对于玉器的喜爱,玉的使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且在生活上,它也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器具。
至于说清代玉器在现代市场中价值如何,那恐怕不是一个价格所能代表的了。它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它是中华民族千年铸就的瑰宝;另一方面,它又是收藏者品位与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