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绢画如何修复?

江小飞江小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根据绢的本质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关于染织技艺的著作中,把绢分为品级,以细薄坚韧者为佳。从纺织材料来说,可分为以麻为主要纺织原料的,或掺有少量丝线的,或完全用丝纺织的;从织造方法来说,又可分为通经线织和夹经线织两种。通经线织,就是我们常说的葛布绢,用这种材料织成的绢质地绵纯柔和,像现在的丝绸一样。夹经线织,是在经线上夹织几条丝线,像现在的纺织毛巾一样,不但质地坚硬,手感滑润,而且丝料不伤绢,也不易起黄。这种绢虽然古时也以素绢为名,但当今收藏界多被称为夹绢。有夹绢工艺的宋代绢,虽经千百年的沧桑,现仍多保持鲜亮色调,完好质地。

2、区分仿真绢和真绢。

许多现代艺术品,如各种仿古家具、陶瓷、书画的上光、遮盖痕迹以及做旧等均用仿绢。它的制法是用纸或布加胶水拌匀,贴于物体上,干后剥离或用熨斗烫紧而成。鉴别时,纸绢做的不久,往往有残纸或布筋留在表面。布绢也常有麻丝显露,虽经洗涤也不易全净。另外,仿绢色泽黯淡无光,甚至有的显得浮腻,缺乏古绢色泽柔和自然的美感。

3、从色彩上区分真绢和仿绢。

古典园林建筑的最佳观赏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左右。由于光照的关系,此时古建筑物的色彩视觉效果最佳。从色彩的持久性上来看,真丝材质的古建筑织物如帕、幡、帐帘、帷幕等,虽然历经百年,色彩依然鲜艳、完好如初,丝毫看不出霉烂、脱落、褪色和变色。其发色特性是:黄种人呈中性、暗褐色;白种人呈银灰色;黑种人发色最深。而现代仿绢制品,由于原料不同,如纸类、化纤、棉布等地染色,发色就不均匀,尤其是暗淡无光,缺乏古缎鲜明而富有立体感的色泽。

4、从手感上区分真绢和仿绢。

真绢手感柔和、丰满,有的似夹有棉纱,但比夹绢轻松,没有棉纱茬感觉。夹绢一般较薄,手感粗糙,紧贴拘紧,如同纱布。

5、根据存世量及流通量区别对待。

清代名家书画真迹,传世品并不多,具备更大投资潜力。尤其是那些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过的绝品,如被博物馆收藏,一旦卖出,市场价格往往会猛涨。如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曾一度流传于海外,随后被中南海收藏。现即便高价,也很难见到这张画。所以,市场上所见的大部分名家书画真伪,优劣一目了然。普通书画家笔下的藏品,由于存世量大,市场多见,因而价值低很多。但无论何种作品,均是喜收藏之人,量力而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