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包金吗?

林是帧林是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红楼梦》第六十回,史湘云嫁给卫若兰后,卫若兰给她买了四样嫁妆:“一个是玛瑙镶金鸳鸯洗,一个是霞影纱镶银鸾凤褂,一个是鸳鸯酱瓶,一个是宝鼎……” 其中,“霞影纱镶银鸾凤褂”,翻译成现代语言,应该是“银灰色绸褂子上金银丝线绣鸳鸯”。看官也许疑惑:怎么嫁妆里出现“镶银”,而不是“嵌银”、“钉银”?难道清代已经有银镶金包金技术了?这问题很不简单,因为清代确实有“银镶金”,但并没有包金技术。

那银灰色丝绸上,用什么绣法,才能让花纹金光闪闪?现在已没有明确的答案。据查《红楼梦》版本,“镶银”云云只此一处。也许,曹公本来想写出:嫁妆中有个盘金盘银的大镜箱——这个解释更合理。不过,从《红楼梦》前文中看,史家确实有过“银灰色缎子”,给孙儿孙女做背心。那就是说,在清代,银灰色缎子或丝绸是的确有的,史湘云嫁妆中出现的银灰色缎子,就是银灰色丝绸;而且,有学者也考证,清代丝绸上绣鸳鸯,就是带金嵌银或金银丝的。

这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以明朝技术,不可能做出“金丝雀”。清代丝绸技术,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能制出活灵活现的“金刺绣”。但有个问题不解:金丝雀明明是用金丝缝制,为什么又叫“银绣金丝雀”呢?

回答这些问题,还要看另一处《红楼梦》描绘——第四十八回,刘奶奶给凤姐儿送了两缸胭脂来,共是一坛。凤姐吩咐“赏给织染老爷房中用的”。这句话很值得推敲,它暗示凤姐是知道这胭脂是“银匠铺”里“织染老”做工的;而且在那时候,给“织染老爷”房中使用的东西,都是金银器。

清代有“银绣”,其实也就是“镶嵌”,分“金银绣”和“绒绣”两种。绒绣是绣在丝织品上的,已见于明朝;而金银绣,据历史学家考证,就是“钉银花纹”。它们与今天金属丝编织的工艺是不同的。绒绣和金银绣,既精致漂亮,又不易破碎,为清代绣品中上等“精品”。

而“八宝烂花缎”,至今都还不能完全读懂,它到底是什么样式的花纹,或者什么材质的地子,上面用什么样手法绣出八种宝物。据《景福记祥》,那是将缎面上挖出凸凹不等的小团花纹,有如“五花砖绿地”,再绣花。这种花缎,乾隆时最流行,御制诗中多有提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