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绢本有什么特征?
清代是我国绢画制作最发达,艺术水平最高的时期,这时的绢画制作,从技术到造型风格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工艺上绢纸的使用更为普遍,其绢画用绢,一般多采用质地细密,色感纯正,色感鲜明的绫、娟、罗,特别是缎绢的使用更为普遍,这种绢纱,细密如丝,挺括有弹性,染色鲜明,色感纯厚、具有中国画所用绢纱的一切优点,成为清代绢画的主要用料之一。有些画作,还在绢地用毛笔加绘墨线或着色丝线,如加绘朱线、蓝线、五彩线等,或在绢布上加绘粉彩,或加绘金粉。
绢本绘画在清代的发展,还表现在绘画技法的高度发展上,如勾描技法不仅工整细致,线条流畅,笔法圆润。而且还用细的游丝描或铁线描来表现衣纹,或把游丝描与铁线描互相穿插交替使用,以增加画面线条的变化,使画面线条更加生动有力,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的工笔画画,在敷彩技法的运用上更加讲究。除晕染技法仍得到广泛的运用之外,还采用了泼墨、蘸色、点染、刷染和垫色、罩色,盖色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表现画面形象,使画面上的色晕变化和墨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在清代绢画作品中还常常使用金粉、青金、银朱、银粉、紫金等色彩材料,来表现画面上的装饰效果和人物皮肤,使画面的质感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