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十字怎么写?
现在我们“十字”(形同“➕”)是横竖长度相等的四种线交叉而成的。在清代,十字并非如此,而是形同“乃”。“十字”属于一种数字符号,古时被用于计量,是“百”的速记符号。
在《西周社会意识研究》一书中说:“‘百’字在金文中有异文作十字,读为‘陌’。后来计量布帛之‘匹’、计算田亩之‘町’也都用‘百’来表示,这是产生‘阡陌’‘尺陌’与阡陌、尺陌的语义关联的重要原因。后来,用十字表示‘百’时,就索性写成与匹帛之阡陌、亩段之阡陌一样的纵横交错的阡陌形状了。”
又如,《康熙字典》里收录的“乃”字,清内务府抄本《无韵双声》中也有收录:“乃”旁注:十字,注释为横竖相交的字。
又如,《嘉庆会典》卷五百十六:
又如,清内务府抄本《庆宽档·慈禧皇太后出宫前存衣服各色数单》中也有“十”字,清内务府抄本《庆宽档·光绪年间内务府各衙买办牲口折件》里也有这种字。
清内务府抄本《祥云册》中的“十”字也与现在的写法不同,清咸丰五年的奏折里也有这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