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老坑还是新坑?
我先来科普一下,这个“老坑”和“新坑”是用于描述玉料的产地及成因的。“老坑”通常指产于地表以下的古老岩层中的玉料,其色泽温润,质地细腻;而“新坑”则通常指产于地表或表土层内的玉料,颜色较淡而多灰色,质也较粗糙。 不过现在“老坑”、“新坑”的概念已经有了延伸,用来形容玉石加工工艺的不同了。即把人工开采出来的石头进行“水石”或“山料”分类,因为两者加工方法不同(水石用浸蜡磨光法,山料滚筒打磨),所以称为“水石老坑”和“山料新坑”。 很多初次买翡翠的人都会被卖方告知,这是“老坑”的,那是“新坑”的,弄得十分紧张,生怕买到假的。其实没有这回事!现在的造假技术再高超,也不可能做到连肉眼都能分辨的程度,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但是一定要记住一点,无论是“老坑”也好,是“新坑”也罢,只要经过了人工开采,那么一定存在裂隙,这就为后期的染色提供了机会。也就是说,不论你买的是“老坑”还是“新坑”的,都有可能出现后期染色的现象。 那该怎么办呢?有办法!如果买的便宜,几十元甚至几元的,那就别费心思了,染色就染色吧,也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你花了几百甚至上千元买的,心里还是不踏实的话,可以用下列方法检验: 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如果是“老坑”的,通常可见到细小的裂纹或点状瑕疵;
用手电照射,仔细观察内部,看看是否有颜色渗透,或者出现云雾状、条带状的纹理,如果有,那就是经过染色的了。如果没有,或者很难发现什么颜色痕迹,则为真品,可以放心佩戴。 当然,最可靠的办法还是请专业人士鉴定。
老坑玻璃种翡翠是属于老坑中的特殊品种,属于特级翡翠,它是在老坑冰种翡翠的基础上,透明度发展为全透明状态,达到晶莹通明,清澈如水。在老坑玻璃种翡翠上,任何光线都可以穿透,行家叫它通光。老坑玻璃种成正绿色,行家称为“老坑色”,这种色稍透,其色在石中分布非常均匀。
新坑玻璃种翡翠的质地同样是玻璃种水平,只是色是黄绿色或色花不均匀。玻璃种翡翠也是“无裂无棉”,晶莹通明,清澈如水,同样达到通光。玻璃种翡翠的翡翠色也较艳。
在翡翠界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坑玻璃俏,新坑出黄了”,指老坑玻璃种的翡翠最俏,指绿色色美如油,指新坑玻璃种难有绿色,只有黄色。玻璃种翡翠同样是玻璃种水平,同样达到通光。“老坑出俏,新坑出黄”不属翡翠品质级划分,而是“颜色俏”与“色欠俏”之分。
新老翡翠的鉴别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玻璃种老坑,透明水头足,皮壳松化干净,没有黄纱,有黄阳,有蓝紫光。
第二:老坑紫罗兰(椿),色是蓝紫,颜色入肉。
第三:老坑芙蓉,蓝紫色入肉,色带外是紫红色,色是粉红蓝紫混合色。透明度很好。
第四:老坑春带彩,紫绿分明,紫色一般在上部,绿色或芙蓉色在下部。老坑春带彩的紫色颜色偏蓝,属于蓝紫色,色入肉质且色艳。
第五:老坑蓝花,色呈蓝紫色,颜色混浊,色入肉,绿成点子状。
第六:老坑的绿花,绿色色浓,蓝色入肉,绿色则在蓝色上,呈点子状,肉质半透明。
第七:老坑的紫花,紫色呈蓝紫色,色入肉。绿色呈点子状和丝带状。肉质半透明。
以上是鉴别玻璃种翡翠老坑以及新坑的方法,其实,真正老坑玻璃种可遇不可求啊,所以,找到一家可靠的检测机构来鉴定自己翡翠的真与假以及具体价值也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