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出气泡要多久?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现象是在2013年,当时我在缅甸的雾露河采原石,和当地矿主合作,他出原材料我加工,赚了钱大家分红。 有一天我在看切割机切一块大料子,突然我看到切下来的薄片有一道一道像水波纹一样的痕迹(图一),当时觉得很奇怪,因为一般来说有棉裂这些瑕疵我会提前用强光手电筒打一眼,看得出来的我就不切了,所以这块原料很完整地切出来然后发现这种现象还是蛮奇怪的,然后我就把切片师傅喊过来让他看(图二),他说这是水泡,我说怎么可能有水泡呢?应该叫冰泡才对吧!然后他就让我自己看看,果然在强光手电筒下整个切口都看到这种类似于水泡一样的东西(图三)。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它,只觉得很好奇,于是就把切好的片料放到网上让大家一起讨论。
后来问的人多了,有人告诉我这其实是冰翠,因为表面有类似冰裂纹的结构,且绿色似翠,所以称之为冰翠;也有人说是高温导致的,由于原石在开采的过程中被暴晒,导致里面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这样的情况。
但是不管是何种成因,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自然形成的,并非人工所为。而形成这样的冰裂纹理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一块原石或者这一次切的片子,在我后来挖的所有的原石中都有这种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 上图是今年我挖的一块原石,同样在切薄片的时候发现了类似的条纹,不过我的做法比较坑,一般原石我会去皮后再切,这样露出肉部分较少,损失也会少一些,但我这次切得比较急,而且这块石头皮比较厚,于是我直接切掉了大部分表层的石皮,把有绿色的部位留了下来(当然绿色的部分也并不是全部都能留下的),结果就是虽然弄出了一些绿色的料子,但是有裂纹的地方较多,整体价值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