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清代什么价位?
扳指历史悠久,最早为契丹弓匠所用,后传给蒙古、女真等游牧民族,汉族人也喜欢把玩摆饰。形状有圆柱形、后发展为后端较粗的圆台形,扳指用料有玉石、翡翠、金、银等。一般和田玉扳指在40岁以上的藏家手里比较居多,玩和田玉扳指的藏家多数并不年轻,因此对于扳指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玉扳指清代时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小的专为小孩佩戴,中者为成年人使用,大者多作陈设或作为长辈的装饰品。在一般情况下,清代用鸡骨、象牙乃至翡翠制作的扳指还可以找到,唯独玉扳指数量不多,特别是尺寸较大的玉扳指很稀罕,存世甚少,因此价格比较高。
玉质扳指最出名产于新疆,多用青玉和白玉制作。玉扳指在清代非常流行,因此琢制玉扳指的能工巧匠不少,除了新疆本地制玉外,北京、扬州等地也制作玉扳指。清代琢玉技艺发达,玉扳指的制作工艺考究,打磨的非常细腻,圆润光滑,柔美之极且韧度、密度很高,后世仿品无论在质感和打磨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