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转心碗吗?
清代有转心的工艺技术,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十六年至十八年(1751~1753年),清宫造办处珐琅作曾用金、银累丝掐丝工艺制作转心盘、灯盏。但清宫档案中并没有烧造转心瓷器的记载。
据考证,转心瓷器最早烧制成功的是清乾隆朝,并且都是官窑烧制,目前尚未发现乾隆朝窑址中有转心瓷器出土,民间也没有传世品收藏,因此,其烧制数量极少。
道光时期虽有仿造,但胎体厚重、粗笨,而且制作粗糙,已经不具备乾隆朝的鲜明特征了。后世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朝都有仿制,但大多粗劣不精。鉴别时,主要是看造型优美与否,拉坯是否成型,烧造的火候如何,釉面、色彩的肥润程度及图案绘画的功底等等,仔细加以甄别就不难区分。
总之,凡是收藏乾隆朝转心瓷器的,都是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及一些收藏大家,流散于民间的极少。目前在古玩市场转心瓶较多,基本上无真品,多为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