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翡翠与玉?
“玉”字,在历史上出现的比“翠”要多得多 。在古代典籍中,常用“玉”来指代各种美丽的石头。 《书·禹贡》有“厥贡璆莹、琅玕、碧玺”; 《山海经》里记载的“瑜”就是美玉; “璆”,是美玉或玉佩; “琼”指的是赤色的宝石; 而“瑶”和“琬”,都是泛指各种美好的玉石。
所以,古人是用“玉”来指代各种美丽的石头的,并不局限于今天所谓的“软玉”“硬玉”。 后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用“玉”字来特指一种美丽的石头——软玉。这种软玉产自昆仑山上,呈白色,质地细腻滋润,触感柔和,外表光泽明亮,犹如羊脂一般,因而得名“羊脂玉”。 到了现代,人们用更专业的术语来指代软玉——真玉。
而在古籍中,也有将软玉称为“皇玉”“皇后之玉”的名称。之所以有如此称呼,是因为相传王母娘娘佩戴的是一块软玉制成的手镯,所以在民间,软玉又得了一个外号——“王母娘娘的手镯”。 不过,现在意义上的“玉”字,已经不专指软玉了。在古玩行中,凡是以透闪石纤维交织形成的坚硬矿物,都被称为玉。除了我们熟悉的软玉外,还有岫玉、独山玉、绿松石等。其中以透闪石含量为85%以上的玉石,质地最为坚硬,折射率也最大,可达1.62以上(钢刀的折射率为1.74),这类玉常带有颜色,如白玉、青玉、黄玉等等。 而以透闪石含量70%左右为界的玉石,质地较为脆弱,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胶质感。这类玉的色泽多变,常有颜色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如青白玉、碧玉、墨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