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沉香佛珠怎么鉴别?
沉香是制作佛珠的最常用的材质,佛家使用沉香珠子是为了修行能够得到沉香珠子的庇佑。沉香的稀缺和升值潜力使得古沉香珠子成为收藏和投资的潜力股。
清代沉香佛珠的鉴别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沉香特有的凹槽线:由于沉香是经过海上漂泊而产生。由于长期受水流冲击,因此许多沉香都有纵横交错的凹槽线,即使是切面或研磨过的,用十倍放大镜依然可以看见隐隐约约的凹槽线。
2、沉香木纹:沉香内部的木纹十分独特,和一般木材很不相同,而且变化多端,这与沉香的结香原理有着直接关系。一般外皮是硬木纹理,内皮是松木纹理(注意并不是所有沉香都是如此,如一些全香的惠安系就不具备木纹)。而且,由于各种沉香结香情况不同,有的是外结型,有的是内结型,木纹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3、沉香的金星:由于结构不同,沉香的密度一般大于普通木材,其中又以密度最大的木质沉香为上品。而木质沉香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密度,完全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沉香酸,沉香酸含量越高,密度越大,其油(沉香酸是沉香的主要成分,一般含量低于70%即为木质沉香)。沉香酸结晶的形状和大小在不同沉香中差异极大,如越南惠河由于油脂含量高,其结晶颗粒较粗大,用放大镜观察像金黄色的星星,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晶的存在,才使得惠安沉在雕刻时可以呈现出丰富的变化,使成品器皿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所以惠安人把那种油脂含量高,结晶颗粒在放大镜下像星星一样的沉香称为“戴星”,并视为上品,雕刻时习惯上会特意把“星”留在表面上,以求更有卖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惠安系沉香珠子上会有金黄色斑点的原因)。而印尼的马那克兰由于结香不均匀,含油量较低,因此结晶颗粒较小用放大镜也很难观察到。但并不是所有沉香都有金星,如一些全香的惠安系就不具备。
清代沉香佛珠的珠体往往呈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略呈不规则状,有黄棕色的鱼鳞纹,有油润感,质虽坚硬而轻。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有明显的年轮纹,有特异香气,味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