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牛头作品叫什么?
在牛头作品中,自行车的车把和鞍架这两个最易判明是自行车零件的部件被用来做牛头的造型,车把成了牛的犄角,鞍架相当于脸下边张开的口和鼻子的部分,这两个部件决定了作品的基本形状。牛头上的眼睛和犄角的根部是用木块做的。眼睛周围有类似皮毛的纹理,犄角的根部有类似牛耳的形状,这些都属于细节完善部分,通过这些细节来巩固和加强像牛头的表现。在色彩上,牛头部位没有涂颜色,保留着银白色的金属本色,这种色处理在感觉上有助于突出牛头的坚硬质感,也有助于突出牛的生气勃勃的活力。牛头上细节完善部位的木块则涂上了黑颜色,黑色的“皮毛”和犄角根部的皮肤起到了衬托金属部分的作用。从牛头的正面望上去,它的体积厚实。但是,只要稍微侧过视点就可以看出,它不过是一张薄板上贴上两个车部件和两块木块便成。
这个作品就是用“少而又少”的构成方式完成的。车部件只用了车把和鞍架,木块也只是用在两个部位。而且部件之间的空当很大,这可以说是最大限度地“少而又少”了。但是,这个少而又少的构成方式不但在认识上是充足的,而且在表现上也是饱满圆满的。不仅认识上充分、表现上圆满,它还在造型上取得了新颖独特的成就。如果硬要把毕加索的这个牛头同真的牛头相对比,说它只是个牛头的变种、牛头的新样式,这恐怕难说,因为两者的造型实在相差太远,牛头的固有造型规律在这里大部分被打破了。我们只能承认,这是个牛头的样式,一个崭新的样式。毕加索用一种新的造型语言找到了一个新的造型的规律。
这个牛头作品的创作成功,在现代造型艺术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牛头作品标志着一件“艺术革命”事件的开端。所谓“艺术革命”是指毕加索和布朗克希在这件和随后一系列类似的作品中开始打破传统艺术造型体系的革命行动。这个开端又是个新纪元的开始,随后毕加索、布朗克希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造型体系,“立体派”艺术因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