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琉璃戒指吗?

隋碧楠隋碧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的戒指工艺已经十分繁复,款式也变得多样。按制作方法可分为金戒、嵌宝戒、镀金戒等。如果是金戒,根据金片厚薄,又分为敲片金戒、轧花金戒;如果是镶宝戒,按装饰工艺又分为点翠嵌宝戒、累丝嵌宝戒、花丝嵌宝戒、敲片嵌宝戒等。

戒指款式则有以下几类:一是连环式戒指,常由3到5个指环套连在一起,多为累丝制成,或在指环上点以翠叶、镶嵌宝石、珍珠,精美华丽,意寓“连绵不绝”,代表男女连心,永结同心。二是花式戒指,用金累丝或花丝制成各种花卉纹样,或在花间点缀宝石、珍珠,这类戒指典雅高贵、雍容华美,为后妃等贵妇人所喜爱。三是吉祥图案戒,由蝙蝠环绕着“寿”字、吉庆有余等图案,这种戒指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象征着福气和吉祥如意。

由于清代的戒指数量众多,工艺复杂,样式别致。作为装饰品,它受到后妃的高度重视,往往佩戴多个戒指。在清宫中,贵妃、常在、答应等宫妃每只手的佩戴首饰规定为3个手指上佩戴戒指,其余手指上佩戴顶簪。皇后、贵妃、福晋、嫔及以下宫眷等佩戴戒指数量没有具体规定,以数量少者为一,多达四五枚者也屡见不鲜。另外,如果后妃的戒指佩戴有金戒,还可在金戒上加缀顶簪。《造办处活计档》中对此有专门记载,如:“四月二十五日,御花园总管太监胡世杰来说:太皇太后万寿,怡亲王进万寿如意一柄,银头簪并金戒指共装匣一件……传旨……将怡亲王进的如意、簪、戒指着养心殿造办处收着。”

清宫戏中我们常见后妃在跳舞时摘下手中戒指的情节,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如道光十一年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十一月十四日,孝和皇后在乾清宫赐福晋、命妇等入宫歌舞庆寿。所有舞女子、福晋、命妇等,俱遵旨将手上顶钻戒指摘下......俟舞毕,仍交回本人收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