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粉紫色的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紫色。 色相:是色彩学中划分色彩的名称,例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等;其中“红橙黄绿蓝靛紫”又称做“标准色相环”或称做“色相环”。 明度(灰度):在彩色照片中,我们常看到灰色色调的人像照片,这种由黑至白之间,覆盖着一层雾状感的颜色就是灰度。 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做色彩饱和。在标准色相环上,越靠外的颜色,其饱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比如:大红>玫红>亮红>粉橙>橘黄>土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宝石鉴定中,经常会用到“三原色”——红、绿、蓝。这三原色能够组合出无数的中色调,而中调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主流色调。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其实就体现在这里——凡事过犹不及,只有掌握“度”才能恰到好处! 三原色的原理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没有纯黑色的宝石,同样也没有纯白色的宝石。因为黑色是由所有光谱的颜色混合而成,白色则是由所有色彩的混色中和而成。如果存在纯粹的黑色或者白色,那么这些极端色彩就会破坏掉它们周围的色彩平衡,从而导致色调破裂。 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考虑,紫色系的宝石一定是存在“度”的。即:它不可能纯粹是黑,也不可能纯粹是白,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正如一个人的肤色,不可能完全是黑的,也不可能是白的,一定是一种中间色的皮肤基调。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然形成的宝石中没有纯紫色的宝石。
不过,人工处理的翡翠中有可能存在紫色。因为在染色剂中含有铁元素,而含铁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染色的效果。当铁元素含量较少时,染色为淡紫色,而铁元素含量高的时候,染色则为深紫色。所以,可以通过检验其中铁元素的含量来判定其是否为人工处理。也可以通过观察染色部位色泽的变化来判断。天然的宝石,由于外部因素(如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导致其表面的着色逐渐变浅。而人工处理的宝石,由于其表面着色均匀,不易脱落,因此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颜色深浅变化。这是真假鉴别的一个重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