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剔红和清代的区别?
明清是雕漆工艺最为兴盛的时期,主要表现为髹漆之厚、工艺之精和器类之繁。明代有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四个剔红制作高潮,尤以宣德剔红最为著称。
明代漆工名家有张成、杨茂、虞君玉、黄堆等。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的珍贵匠师中也包含漆工。张成、杨茂、黄堆的作品上承宋代风格,刀法圆润流畅,磨工精细,红艳滋润,并在器物底部嵌金属片镌刻姓名款,如张成款剔红花鸟纹盘、杨茂款剔红水仙纹葵瓣式盘、黄堆款剔红双螭纹樽等。永乐至宣德年间漆器制作已步入巅峰时期。
剔红落葵纹圆盒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明代宣德漆器有款的传世品约80件,品种之多仅次于铜器、瓷、玉器。其中有大量仿造宋代器物面貌。如宣德款“三镶金山水人物海棠式盘”、“御用酒圆盒”,虽是仿宋器制作,但因明代雕刻风格有别于宋、元,风格古朴雅致,刀工、漆质、磨工等都远胜宋器。宣德漆器底款有堆红阳文和堆黑阴文两种,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造”之分,是断定年代的依据。
明宣德剔红“三镶金山水人物海棠式盘”
宣德之后的300多年间,剔红制作从未间断,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制器之多、漆质之良、堆敷之厚为前朝所不及,其特点是刀工娴熟,通体密饰剔红花纹,纹饰繁缛华丽。嘉靖有“雕漆匠薛氏”、万历有“鲍天成”都是著名的宫廷漆器工匠,他们制作的“仿雕犀”及“百宝嵌”剔红等器,精美异常,至今仍享誉极高。清代各朝所制漆器数量虽不及明代,但精品层出不穷,“清三代”时期清宫造办处制造的漆器是清漆器的代表,其中乾隆时期尤胜,品种之多、工艺之精,数量之大,为有史以来所仅有。尤其是乾隆前期所制剔红,胎体厚重、漆质稠密,工精纹美、磨治光滑鲜亮,达到了新的高峰。此时还有张静山这样技艺高超的漆器名匠,其制作的剔红器风格严谨素雅,是民间剔红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