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光绪三多杯?
三多杯通常为杯口呈三条棱线,平底,三足。三多瓷杯也常见有四足或五足的,图案装饰多以寓意多福、多禄、多寿图案为主,诸如盘桃蝠或桃蝠寿,以及万蝠盘桃、松鹿、莲花等,因此称为“三多杯”,也称“棱线杯”、“高足杯”。在清代的宫廷陈设中,除在清宫中摆放之外,主要陈设于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今颐和园)等几大避暑行宫,用以消夏、玩赏。因当时制作三多杯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官窑御厂和窑,所以也有三多式磁杯。
清三代是三多杯制作最为精良和兴盛的年代,到晚清时期,由于生产三多杯的磁器生产成本较高,制作难度大,已经无法大规模生产了,所以晚期很少生产三多杯。三多杯中尤以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佳品,制作极为精致,图案构图严谨,绘画工细传神、饱满活泼,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多为粉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粉彩桃蝠纹高足杯即为乾隆时期宫廷陈设观赏瓷。
三多杯在清三代被制作出后,当时只是作为陈设和玩赏器,并不具备实用功能。自清晚期至民国,作为三多杯仿品出现以后,人们根据自己的欣赏习惯和实用需求,制作出了瓷质的茶杯和紫砂茶具及酒具。因此,现代人眼中的三多杯既可以说是传统中国瓷器中特有的三多杯,也可以说是一个茶杯器型名称(或称杯子器型)。
三多杯,传统名称即“万福杯”、“万福杯杯”,与“万事顺”、“天仙杯”、“大吉杯”、“子孙万代”杯等并称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专用陈设瓷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