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哪几代青花打双圈款?
清顺治青花瓷款识,一般以青花楷体书写“大清顺治年制”双行六字或“顺治年制”双行四字楷书款,书于器物底心或器物外口足沿下。官窑器一般书写篆体款。康熙青花款识,民窑器以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或“康熙年制”四字二行青花楷书款为主,以器物底心署款为多。官窑款识较民窑规整。雍正朝除一般器物仍沿用“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也提前出现于雍正官窑之中。
清代初期瓷器款识不仅种类多,而且制作方法五花八门,楷书款有双圈、单圈、双栏、单栏,无边框者,有上款下款者等;楷、篆书混合款识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篆三行款,或“大清”二字、“年制”二字以楷书书成,其他篆书以三方框圈定者;还有以青花书写“康熙年制”、“康熙官窑”圆图款者。除传统的青花款外,还有用釉里红、炉均红、金彩、墨彩和黑彩等书写款识,或款前加“赏赐”、“赐皿”等字样,或款后加“长春”、“长春宫”、“福”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