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盒子是干什么用的?
清代银盒大多为烟盒,用于装粉。这种粉不是现在说的擦脸的粉,而是用来掺入鸦片的。现在人们说的“掺沙子”其实就是指掺入烟粉,使烟质变得黏稠、糊实,以减缓烟膏向铜斗下方流动的速度,使抽吸过程得以延长。烟粉有粳米、糯米、高粱、糜子等类,抽吸时的口感、劲道等各有不同,因此盒子也是成套成组地制作并使用。
清代银盒上常见的錾刻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金属加工工艺之一,早在7000年前,我国先民就已能够加工制作金银器皿。春秋战国时期,技艺娴熟的工匠们以“金石为开”的錾、镂技术制作出不少精美绝伦的金银器。如马踏飞燕、勾践剑,以及河北平山县出土的龙凤虎纹Bronze壶等。
錾刻工艺是在金属表面通过锤锻、雕、镂空等工艺而创造出精美图案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民间金属工艺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如“太平有象”蝙蝠纹饰,象征四方太平、万象更新,具有吉祥如意的喜庆色彩。另外,牡丹等花卉配以喜鹊、蝴蝶等图案则寓意“和气生财、欣欣向荣”……这些吉祥图案和文字的錾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