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何可乐书法?
在“当代草书大家”中,论名气不如王铎、朱熹、傅山等大,论作品不如于右任、毛泽东、林散之、沙孟海等流传广,但是我认为就艺术水平而言,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何绍基是湖南道州人(今永州)生于嘉庆十三年(1807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居士.与谭嗣同一辈人称"湘潭三杰"他一生经历了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
他的行书师法颜真卿和北朝碑刻,楷书多师法欧阳询和北魏,晚年草书学怀素,并自创一种字体,其笔画圆转,被称为何体。他与同时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起把我国传统书法推向了近代化的方向,是我国近代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我个人非常喜欢何绍基的行草,结体修长,笔力劲健;章法疏密相间,墨色枯湿相润,极具情趣。下面是我比较喜欢的几幅作品: 从上面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何绍基行书的基本特点。首先他大量吸收篆书笔意,线条圆转流畅;并且用笔多为侧锋,笔画开张舒展,给人以洒脱飘逸之感.此外他还借鉴了魏碑的体势与笔法,使其行书中带有浓厚的碑刻味道,既具有碑刻的雄强之气,又具有帖学的优雅之姿。所以何绍基的行书既有帖学的韵味又有碑刻的风骨,是帖学向碑学而转变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从上面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何绍基的草书也是很有特色的,虽然他临过许多草书名家的字,但他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因为以他的年龄来看,还未能完全掌握草书的那种变化多端,难以驾驭的特点。但他的确是一位用功的书法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草书的确下了一番苦功,只可惜他没能把这种苦功转化为自己的风格,但这也使得他能吸取各家的优点来弥补自己风格的不足之处.总之,他的草书是有一定造诣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草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罢了。 所以我觉得他的草书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因此我还是挺看好这位书家的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