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塔对联书法?
这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不是对联。 颜真卿(709年-785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1],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著名的政治家。因颜师古乃其祖上,故遍借师古之名。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五十年列位尚书。 颜真卿书学王羲之、北齐兴宗,继学王献之、褚遂良等,又学习古代碑刻,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外拓形质与内聚神采相统一的颜体楷书风格,开创了一代风尚,成为后世学书者尊奉的经典。
在书法领域中,他不仅是优秀的书法家,更是伟大的书法理论家,对书家、书作、法帖、用笔、用墨等进行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著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论书帖》等多篇专著流传于世。后人把他和书法大师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体书”又称“颜字”,由唐末到宋初时人临写刻石,结体方正茂密,气势庄雄,特显“堂正”和“阳刚”之美;章法整齐划一,左轻右重,有波挑之势;字体宽裕大方,笔力浑厚遒劲,结体方正谨严而带有雅健气息。
颜体是楷书的一种,是楷书的典范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其特点是笔画丰满厚实,横细竖粗,藏头护尾,起笔逆入,收笔回锋,中宫紧凑,向四周舒展开来,整篇字体大气磅礴。
目前所见最早刊刻的颜体真迹是《多宝塔感应碑》,此碑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四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全唐文》卷三八八记有颜真卿所撰碑阴及两侧《造像记》。明万历三十四年就有人仿照此碑制刻了翻本《颜鲁公文碑》。此后又相继出现了《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多种碑版。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帝命人集刻《三希堂法贴》,其中《颜勤礼碑》《颜氏家训·名实》篇也被收录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