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书法像柳叶?

鞠世芫鞠世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十七帖》中有这样一则: 会稽墨池者,是东陵侯滕公所种柏也。今有传者莫能辨其处宅处名所在,故吾问云:“汝亦知之不尔耶?”(译文:会稽郡的墨池,是会东陵侯召平种的柏树。现在还有流传下来的不能分辨他的住处和房子名称在哪里了,所以我就问:你还知道这件事吗?)

王珣(359-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又小名廷子,晋代书法家、政治家,东晋元帝司马睿之庶孙,会稽王司马道子的祖父,东晋军事家王恬之子,王洽之弟。曾任左仆射,封东亭侯,世称“王东亭”,又有“东郎”之称,卒谥献穆。与谢家交谊很深,为谢安所器重。

在《宣和书谱·卷十二》中收录的《王珣帖》,记载的是西晋末永嘉年间,王珣与王珉兄弟二人与族叔母谢道韫有关的一段故事: 谢道韫,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丞相谢安之侄女、中书令谢庄之妹、桓冲之妻。 据《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何曰:‘臣闻主言君欲废曹相国。惑乎!诚不知何等犯之’。主曰:’吾闻曹参不用事,下吏耳目皆已明邪;’何曰:’曹相见陛下功不如故未央宫守门,然此最宜废者也’” 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谢道韫的父亲安西将军谢奕去世时,王珣等人前去吊唁,并到她家里去拜访,王珣与王珉都是琅玡王氏子弟中的佼佼者,而当时的谢道韫也已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名媛淑女,因此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为兄妹。 后来,桓温入朝,要废司马昱为大司马,而以桓玄为尚书令,谢万任右军长史,王珣则担任司徒右长史兼中领军,当时王珣的堂兄王恬正好被任命为吴兴太守。于是王珣就请辞中领军一职,以便前往辅佐其兄。

但是当时朝廷上下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样做不妥当,于是便有人向王敦进谏说:“大将军桓温入朝后,恐怕会有异心,一旦他有了异心,那就很危险了。如今您应该率领一帮人跟随着他去镇抚江东才行啊。”然而王敦听了却只是笑而不答。

不久之后,朝廷又任命王珣做尚书左仆射。王敦听说后就对王珣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喜欢改变呢?当初我推荐你做官的时候,你就推辞不愿意接受,而现在你又自己主动请求去当尚书左仆射,看来你的想法还真是不容易琢磨透呀。

优质答主

1.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四个字有如柳枝随风飘扬; 2.王献之《中秋望月帖》,其中两句的笔划都似春夜雨声。 3.怀素《自叙帖》中,一句中有三片叶子,一片在中间,两片对称地靠两边; 4.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惟尔之先”四字的笔画,每一字都有三片叶片或花瓣(类似荷叶)。

5.苏轼《寒食诗》,结尾一句最后一个字作“大”。 “大”的字里含一朵小花(见图一左半部),这个字形是东坡先生自己造出来的。 这个“大”字里的花是特意造的,并不是从别的字里拆下来的。所以这朵花里包含了两个小字——“天下”,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苏轼的诗题“寒食雨”“二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