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折射率什么意思?
折射率是评价翡翠透明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翡翠进行透视或光照时,可观察到翡翠内部的有无填充物、填充物的存在形态及厚度等特征信息(一般认为填充物越薄,透明度越好);不同种质的翡翠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值,如玻璃种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冰种翡翠的折射率为1.64左右等等 由于折射率的测量需要专业的仪器和方法,故我们在平时选购翡翠的时候无法直观地看到翡翠的折射率大小,只能从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判断其折射率是否与描述一致,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情况导致折射率测定结果出现偏差而使翡翠折射率数值不符于标准的情况。比如以下3种情况会导致误差较大:
1:样品的含水量影响
对于质地较疏松的水沫玉和B+C货翡翠,在切割打磨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待样品晾干后测出的折射率比实际值要高0.02~0.05;因此在对水沫玉和B+C货翡翠进行折射率测试前必须充分烘干,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影响 样品表面的氧化膜会影响折射率的测定结果,当氧化膜厚度过大时会使检测结果偏高,反之则会偏低。所以样品在进行折射率测定之前应尽量将其表面氧化层磨去,以避免造成误差。
3:测量方法的影响 在使用折射仪测量翡翠样品的折射率时,应采用适当的角度来测量才能确保得到的折射率结果与参考标准一致。如果测量时不注意角度的变化,那么得到的结果可能跟参考值有差异;所以在实际操作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入射角的大小,以保证每次测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