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如何鉴定的?

晏戬晏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肉眼观察法 在自然光或日光下,将翡翠对准光源,用肉眼进行观察,主要观察颜色变化情况、有无色根存在、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等。

2、 放大镜检查 用10倍以上的放大镜直接观察翡翠的表面及内部,若发现裂纹、石花、石斑、黑点及颜色分布不均匀等现象可用专业术语描述;若是染色翡翠应详细记录染色方法;若有充填现象则应注意充填物的性质及其数量,并要仔细鉴定其胶质的类型与特性(如粘性大小)和表面状态(颗粒粗细、光滑程度)。

3、 折射率测定 测出翡翠的折射率,可用来鉴别翡翠。一般情况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而玻璃仿制品在折射时会出现散射现象且光线比较柔和;玉髓、东陵石的折光率和翡翠相差不多,需要借助其他仪器进一步判断。

4、 相对密度测定 翡翠的密度较大,一般为3.30g/cm³~3.36g/cm³,而一些人工处理的翡翠以及玉髓、石英岩类仿制的翡翠密度较小,一般在2.97 g/cm³~3.12 g/cm³之间。还可将翡翠放在手心中,握紧拳头一段时间后打开手掌,如果翡翠是天然形成的则会感觉到有些发凉。

5、 荧光检测 由于天然翡翠中含有致色的铬元素及钒元素,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较强的荧光,而人造翡翠没有这样的特征。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荧光剂为二氯荧光灯,发出的波段范围为365nm~445nm,照射时要从四面八方同时照射样品,注意不要直照着翡翠观看。

6、 吸收光谱测定 根据翡翠不同品种的吸收光谱,可以初步判定翡翠种质的好坏,例如老坑翡翠具有明显的蓝绿色带状吸收线,而水沫子则无此吸收效应。

7、 红外光谱分析 利用红外光谱可以将常见的玉石种类区分开来,但此法主要用于玉石种质的鉴定中,对翡翠的颜色和结构无法进行准确的辨别。还可以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费用较高。

刘思慧刘思慧优质答主

1、看颜色,以绿为尊 绿色是生命的色彩象征,也是人们最喜欢的颜色;而且绿色的种类也比较多,在观察上要仔细些;不过绿色也有可能是人工处理的,比如染色或者浸油等;当然,还有无色种,比如玻璃种和冰玻种等等。 看透明度,越透明越好 在挑选时,可以仔细的看一看其透明度,如果透明度越高的话,说明其品质就越好,而且价值也更高;而有些则是不透明的,也就是常说的“雾”,这种的就不太好了。

2、听声音,敲击听音质 我们可以拿起一块石头来敲一敲,听听它的声音如何,如果能发出悦耳的声音,那就是比较好的,因为说明里面的结构比较密实;但是如果发出的声音是比较沉闷的,那就说明它的内部存在较多的空隙或裂隙了。

3、掂重量,掂量再判断 掂分量主要适用于玉石类首饰的评价与鉴定,一般可用手掂量一下,同样大小的石头,如果是真的玉,通常会感觉比其它的石块坠手一些,这也是通过感觉器官来判断的方法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