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暴跌原因?
1.信息不对称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呢,比如我们在街上看到一家店铺,牌子上写着“全场三折”,我们就知道,在这家店买衣服可以还价最多还到30%,但若是牌子写着“清仓,全部1元”,那我们就能还到半价甚至更便宜!这是因为前面那家店确实是在正常出售衣服,只是打了折扣,而后面这家店是清库存,真的是只卖一块钱,你随便买,老板亏本赚信誉! 现在把上面那家店换成商场里那些装修豪华的服装店。我们作为消费者,无论是否知情,心理上就会觉得这些衣服本来就是值这个价的,我们还什么价啊,人家本来就是卖这个价的!这就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商家其实并没有亏钱或者很少赚钱,而我们却觉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使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付出了更多的钱,而商家不仅没有吃亏反而还赚了钱! 翡翠也是这样,首先我们知道缅甸有一个叫“公盘”的市场,在公盘上买玉很便宜。但我们不知道的是,缅甸还有很多小村庄,村民会在河里打捞玉石原矿,因为技术问题,无法将里面的玉石取出,只能在河岸边用炸药炸开一个口子,再用特制的工具将其取出来,这个过程非常消耗体力且效率很低,因此大部分的小村庄都会有一个专门收购玉石的原矿贩子,收来之后送到公盘上去卖。
而这些村庄因为地理环境比较闭塞,又没有工业,因此生活比较贫穷,收他们的玉石原矿通常只给非常少的报酬(公盘上的价钱会高一些,但是加工费和快递费很贵),这些贫穷的村庄也就只能认了,毕竟没钱没地方买材料。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逐渐被破坏,大家知道了原来这玉镯子只要5000块,那我还跟你讲价干嘛呀,直接拿走吧!于是商家很恼火,开始互相降价,最后消费者得了实惠,商家也没亏多少钱。
2.金融炒作 在A淘网上看过一篇介绍琥珀的文章,里面就有提到琥珀的金融属性,因此我想应该也适合用来解释翡翠。 这里先简单说一下琥珀,琥珀属于有机宝石,颜色从浅黄到深棕都有,透明度从半透明到不透明都有。主要化学成分是C_{60}H_{80},有琥珀酸和琥珀胺两种酯类化合物。有油脂光泽,用手掂量,会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比同体积的钻石分量要重4%左右。 用专业仪器测试,琥珀折射率为1.54~1.55,密度为1.05~1.10g/cm^{3}。 因为具有上述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使得琥珀具备较好的韧性,不怕磕碰,也不用怕酸碱,可耐受一定浓度的盐溶液浸泡,但也容易被锋利的刀具等划伤。
由于人类长期大量开采和使用琥珀,目前优质琥珀已濒临绝迹,目前的琥珀原料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库存老货。物依稀为贵,加上人们对它的认知和喜爱有增无减,所以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 我在看这篇文章时,就有看到作者以琥珀为例,提醒投资者现在市场上的仿制品层出不穷,而且技艺高超,让人难以分辨,稍有不慎就容易买到假的琥珀,因此投资时要擦亮眼睛,小心谨慎。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翡翠暴跌跟金融有关系。因为之前一直有炒外汇的人,利用不同的货币对上涨下跌进行交易,从中赚取利润。当然也会有炒黄金、白银及其他矿产股票。 而最近外汇市场波动较大,有人就借机炒作翡翠,具体做法就是低买高卖,短线操作,获取差价收益。本来价值两百块的翡翠,被他这么一折腾,短时间内就升值成两千,随后再卖出去,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他的盈利。不过这种短线的操作方式很容易赔本。据说有个年轻人跟着老师学炒币,才一天的时间,就被深深套牢,几十万本金都赔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