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皮料?
“皮”在行话里指翡翠原有的表皮,俗称“翠皮"或“毛皮’。 “皮”有厚薄之分、也有老新之别;但主要特征是色浓淡不一的色调和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 由于“皮'受阳光、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汽的影响,会逐步风化,故皮上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即由浓变淡直至淡如白纸。
同时,因水分和氧气不断渗透进内,使内部的结构变得松散,原有光泽也逐渐减弱,进而呈现一种雾状斑驳的朦胧美感。 而新老"皮”是指长期埋在地下和深水中,经过上亿年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表面坚硬、光滑透明的“包浆”层(类似于核桃表面的那层氧化膜),这和老木头的形成过程类似。这样的“皮”一般结构紧密,质地硬脆,不易磨损,且色泽艳丽,透明度高,富有层次感。有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岩浆的喷发或地震的冲击等,使部分“皮'被剥落而裸露新的嫩“皮”“,这种“皮'一般呈半透明状,光泽明亮,色度鲜艳,显得娇嫩可爱。
但是,无论新老“皮'都是有色差的,而且色彩越鲜嫩,其自然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挑选翡翠的时候,除了关注内在的品质外,也不要忘了看看它的“皮'"是否完美。如果“皮'上有一道一道的划痕或裂痕,即所谓的“松花’”,就要小心它是经过人工处理的“漂白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