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料翡翠轻吗?
在所有的天然宝石中,翡翠的密度是仅次于钻石,高于祖母绿、红蓝宝,比水晶要更“实在”一些。 不过,由于翡翠本身的结构不同,不同的翡翠的密度也有差异,种水好的,透亮的,密度通常也更大些。当然,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比如玻璃种的翡白透明度非常好,但密度值却与冰种翠相近。
而低等级的翡翠(如蚕豆大小的糯种)多数水头短,底子粗糙,颗粒感明显,这样的糯米种翡翠往往密度相对较小。 另外,由于现在市面上的翡翠大部分是来自缅甸,而缅甸翡翠产地的开采环境较为复杂,常常存在掩埋在岩石层下的翡翠原石,在开采出来之后需要浸泡在水中,使其表面能够风干,这个过程叫做“浸蜡”。
经过一段时间的浸蜡,部分成分会发生改变,导致质量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都是细微的,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所以不用担心自己的翡翠会越戴越轻。 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个问题其实很麻烦,因为影响玉石重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抛光粉的厚度、玉器表面的光滑程度等都会影响最终的称量结果。而且,对于同一块玉石来说,不同的检测仪器测出的重量数据会有不同。 为了研究玉石的重量,人们建立了许多实验室内标准样品,并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对其进行标定,最终得到了各个参数下对应的重量数值,即“理论重量”。
当把一块玉石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时,若其重量符合某一特定值,则说明这块玉具有这个体积下的最大重量,也就是该块的理论重量;反之,如果重量小于理论重量,说明其中可能混有注胶、染色等处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