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玺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有趣,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吧! 先上图 这是乾隆皇帝用的玉玺,印章的底部,印文是“八千岁”。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这其实是古人一种计算年龄的方法——虚岁。加满一甲子(60年)为108周岁。清制,皇帝在位时,每年元旦加一岁,雍正帝即位后,改为每季加一岁。故此印之“八千岁”实为一甲子、六十年。乾隆五十岁后,其年号中虽有一“寿”字,一般不盖此印。当乾隆帝六十岁生日时,曾命人刻一枚“八百龄”印,以志纪念。 这里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
1、古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将出生后的第一年算作婴儿的寿命,称为“幼龄期”,以后每隔一年加上一岁,直到死亡。我国古代也是如此,《礼记·曲礼》中就规定“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就是成年,“不惑”是指四十岁,以后每过一次生日增加一岁。这种计龄方法称为“实岁”或“足岁”。而将刚出生的婴孩计入年龄的方法叫“虚岁”,也就是新生儿一出生就算做一岁了。
2、我国最早记载虚岁的文献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文中提到黄帝初位时年仅十七岁;汉武帝刘彻出生一年后被册封为太子,《汉书•昭灵皇后纪》中称其“当年两岁”。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皇室已经用虚岁来计算人的年龄段了。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流传开来。 现在我们用公历计龄,每月一天,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每一秒都有无数的生命诞生,每一分都有成千上万的生命陨落。我们虽然看不到时间流逝的痕迹,但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