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吕文厚排名第几?
一个书法家能不能写得最好看,这个问题很好;但一个问题是谁能写出最好的字来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一定了。 因为写字是技能(手艺),和拳脚一样是一种技巧。而最高下的区别往往只在毫厘之间。好比拳击手,能打出一拳就能打死人吗?不能。因为还差得远呢!要训练、要体力、还要时机。所以“写好”是很难有明确标准的。 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书法往往只能从风格上去评判,而这个人的风格又是随着书写内容、地点、时间而有所变化的(比如同样写一幅《兰亭序》,在宾馆里可能写的就不如在宫殿里那么规整)。而且即使同一种风格的书法作品,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面貌出来。所以我们只能说某某人的书法具有某种风格,但我们很难说这种风格究竟是他的“最佳风格”还是他的“最差风格”——因为最好的可能永远只是他还没写出来的那一种。
因此我们评价一位书法家也总是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风格,二是笔法(结构、章法等等都可以归到笔法的范畴里去)。 而这位答主所问的似乎只涉及风格问题。 不过就算是从风格的角度去考量,那位答主的问题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因为风格实在是难以界定。 比如我们常说“颜体”“柳体”“赵体”……这些都是指的风格。但问题是,这些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因为他们学习古帖时都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字里取法了吗?难道他们当初写《多宝塔碑》时就计划好要形成自己的“颜体”了吗?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书法风格就像女人穿的裙子,是有弹性的。你不可能用“长”或者“短”去衡量它。 比如说柳公权,我们总说他字写得很“柳”。请问这“柳”是哪方面的“柳”?是结构的柳?是笔法的柳?是章法的柳?恐怕都不对。因为任何一方面过火了,那就不再是柳公权了而是柳永了。柳公权的“柳”是在结构和笔法上都有的,但在章法上他的字却是很严谨的。
又比如颜真卿,我们总说“颜体”。但这个“颜”究竟是指什么呢?是结构?是章法?是用笔?还是行款?好像也不尽然。因为如果仅仅从字去看,颜真卿的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方方正正”的。如果用笔画去衡量,他的字也并不是都是雄健有力的。但如果从整体上看,他的字又是雄伟堂皇的……所以这个“颜”真的很不好说。
所以说,评价一位书法家的水平高低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说要排个座次的话,倒是可以找个理由让那些不愿意评价的人懒得去评价(虽然这个理由并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