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元签字版有几种?
银元上的签字有两大类。其一属于艺术家的署名,目的在于银币上留下自己创造或改进设计的纪念,具有题款的性质,故一般较易被人理解与接受。第二类则带有实验性质,是为测试不同模具的优劣,或在发行前对样币进行社会测试及咨询,甚至纯粹只是当局者的签名。国外银元的签字多属第一类。例如美国的普朗特、意大利的达·芬奇、奥地利的克拉克等,都是蜚声世界的著名艺术家。我国的签字版银元属第二类。这是因为模具制作工艺比较落后,当时作为北洋铸币总顾问的英国人欧罗巴,为了测试比较不同模具的优劣,便在模具上刻上了代表模具次序的字母。我国银元上的签字一般用字母,个别用汉字,其位置多在龙鳞、龙爪与地章,以及背面云纹、下缘处。
签字版银元分常见和罕见两种。常见的有:库尔喀签字奉天光绪元宝库平一钱四分四厘(有M、L签字两种);意大利人造币厂的意大利维克多皇帝银元(E、K签字两种);巴黎造币厂的墨西哥飞鹰银元(I、H、K、R四种签字)等。罕见的有:欧罗巴签字的1906年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J·P·贝特签字的南非1914年造币厂银元等。
签字版银元是特殊工艺效果的纪念币。其工艺效果分凹雕和凸雕两种。一般流通币绝大多数是凹雕的,即签字与图案、文字在同一个平面上。也有极少数凸雕的,例如1910年庚戌度支部一两币“刘”字签字券。因此,这种币的“刘”字要比周围图案,特别是五爪蟠龙纹高出许多,显得十分醒目,凸雕效果十分突出,在清代银币中是绝无仅有的。由于少数签字银币是为作社会测试及咨询用的样币或样板,所以有些在收藏界比较罕见,因而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和增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