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满底色是什么?
“满色”是行内对一种颜色鲜艳且覆盖面积较大的翡翠的称呼,可理解为:整块翡翠材料(手镯、挂件等)的颜色均一、饱满;亦或者为:整个手镯(挂件)表面分布着相同的颜色。 一般有颜色的翡翠都带有一些瑕疵,例如:黑点、黄雾等等。如果一块翡翠上同时具有多种颜色,则可能同时带有这些瑕疵。如果一块翡翠上的颜色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瑕疵,那么这块翡翠就是“满色”的了。 在天然条件下形成的翡翠中,绿色和红色是比较常见的两种颜色。我们常说的“满色”指的也是这两个色调。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满色”,比如:黄色的翡、紫色的翠…… 不过,无论是哪种颜色的“满色”,它们的定义都包含两个意思:
1.颜色浓郁、饱和度高;
2.颜色覆盖面积大。
只要有足够的颜色饱和度及一定的面积,无论它是淡、是浓、是鲜或老,都可以称为“满色”。但若只有鲜艳的颜色却不聚集,那就不符合“满色”的定义了。 这里就要说到“色差一级,价差十倍”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色彩饱和度的重要性。同样是一块料子,A部位有很高的饱和度,B部位却淡得近乎无色,那么这两处价格就可以相差好几倍甚至更高。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些珠宝首饰价格特别高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它的颜色够“艳”!
除了颜色的饱和度以外,“满色”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颜色分布的面积。这个很好理解,一块翡翠上如果有非常多的白色棉纹,那即使它的颜色再浓郁、饱和度再高也没有用,因为它被白色的棉纹给分割了,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色系,这样的“满色”是没有价值的。同理,虽然有一片绿色的色调,但如果绿得稀疏,那也不够“满”。“满色”与否取决于颜色在翡翠饰品表面的均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