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藓多色绿?
这个题目挺新鲜的,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问的 所谓“癣”(或者叫“翠癣"、“白癣")是指翡翠原料表面或内部出现颜色较浅、结构较疏松的区域。由于这些区域的颜色总是呈现出淡绿色或者是白色,所以被形象地称为癣。 一般来讲,对于无色的翡翠原料而言,“癣”通常指的是存在于表皮上的黑色或灰色区域;而有色的翡翠原料(即带有黄色色调或紫色色调的翡翠),其表面的“癣”则更多地表现为白色或是灰白色。 在天然翡翠中,“癣”的存在是相当常见的,甚至可以达到满癣的程度。不过,虽然“癣”在天然翡翠中很常见,但却不会出现在顶级翡翠之中——这是因为顶级的翡翠往往具有非常细腻的质地和鲜艳的颜色,而细腻和艳丽的颜色总是与均匀的颜色分布相伴生的,因此也就没有了“癣”存在的空间。
对于大多数的翡翠来说,“癣”的确会影响翡翠的品质。首先因为“癣”通常呈现出色调较浅的颜色,所以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不够通透的感觉;其次如果“癣”的范围比较广,那么还会影响到翡翠颜色的纯正程度以及颜色的饱和度。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影响翡翠品质的要素有很多,而“癣”其实只影响着翡翠的外观色彩,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从专业的角度考量,“癣”并非影响翡翠品质的本质性因素。 当然这并不表示“癣”就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以颜色作为选购主要依据的买家来说,有“癣”和无“癣”还是有区别的,有“癣”总会让人在视觉上有差之千里之感。 所以,简言之:对多数的翡翠来说,“癣”是瑕疵;而对于极少数的极品翡翠来说,“癣”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它们可能是:
1.水头极好的玻璃种或冰种,使得内部的纹路也看起来清晰流畅。
2.颜色极深且均匀的墨翠或者深色翡翠,如辣椒红、柿子红等,“癣”的颜色在这里被衬托得十分艳丽。
3.经过强酸洗过的翡翠,把原本属于“癣”部位的胶状物给彻底清除了,使得原有的“癣”变干净明亮了许多,反而成了令人眼睛一亮的亮点了。 这三种情形的“癣”,实际上已经不能算是瑕疵了,而是变为点缀品的内涵了。